Gravity, 重力
Advertisement
Kuiper oort

艺术想象图:柯伊伯带以及假說存在於更远的奥尔特云

Kuiper belt remote

柯伊伯带Template:Lang-en,还稱作艾吉沃斯-柯伊伯带,或譯作庫柏帶)是太陽系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单位)外側的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带的假說最初是由愛爾蘭裔天文學家艾吉沃斯提出,並在十年後再由另一位天文學家柯伊伯再度獨立提出。

柯伊伯带的位置處於距離太陽40至50天文单位低傾角的軌道上。該處過去一直被認為空無一物,是太陽系的盡頭所在。但事實上這裡熱鬧無比,滿佈着直徑從數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物體。柯伊伯带上的這些物體是怎麼成形的呢?如果按照行星形成的吸積理論來解釋,那就是他們在繞日運動的過程中發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後黏附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天體,形成現在的樣子。

柯伊伯带是现时我们所知的太陽系的邊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來源地。打從冥王星被發現就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應該排除在太陽系的行星之外,而由於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內大的小行星大小相近,20世紀末更有主張該歸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應被當作是其伴星。在2006年8月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已經將冥王星、穀神星與新發現的鬩神星一起歸入新分類的矮行星

起源[ | ]

Lhborbits

外行星和古柏帶的摹擬:(a)木星和土星2:1共振之前,(b)在海王星軌道遷徙之後,古柏帶天體被散射至太陽系內 (c)古柏帶天體被木星排斥之後。

古柏帶的複雜結構和精確的起源仍是不清楚的,因此天文學家在等待泛星計劃 (Pan-STARRS) 望遠鏡巡天的結果,那些應該會揭露更多目前不知道的古柏帶天體,並在測量後對它們有更多的了解。[1]

古柏帶被認為包含許多微星,它們是來自環繞著太陽原行星盤碎片,它們因為未能成功的結合成行星,因而形成較小的天體,最大的直徑都小於3,000公里。

近代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古柏帶受到木星海王星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認為即使是天王星海王星都不是在土星之外的原處形成的,因為只有少許的物質存在於這些地區,因此如此大的天體不太可能在該處形成。換言之,這些行星應該是在離木星較近的地區形成的,但在太陽系早期演化的期間被拋到了外面。1984年,費南德茲和艾皮的研究認為與被拋射天體的角動量交換可以造成行星的遷徙[2]。終於,軌道的遷徙到達木星和土星形成2:1共振的確切位置:當木星繞太陽運轉兩圈,土星正好繞太陽一圈。引力如此的共振所產生的拉力,最終還是打亂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造成它們的位置交換而使海王星向外移動到原始的古柏帶,造成了暫時性的混亂[3]。當海王星向外遷徙時,它激發和散射了許多外海王星天體進入更高傾角和更大離心率的軌道[4]

然而,目前的模型仍然不能說明許多分布上的特徵,引述其中一篇科學論文的敘述[5]:這問題繼續挑戰分析技術和最快速的數值分析軟體和硬體

組織[ | ]

以最完整的範圍,包括遠離中心最外側的區域,古柏帶大約從30天文單位伸展到55天文單位。然而,一般認為主要的部份(參考下文)只是從39.5天文單位的2:3共振區域延展到48天文單位的1:2共振區域。古柏帶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黃道平面上下10度的範圍內,但還是有許多天體散佈在更寬廣數倍的間內。總之,它不像帶狀而更像花托或甜甜圈(多福餅)[6]。而且,這意味著古柏帶對黃道平面有1.86度的傾斜[7]

File:TheKuiperBelt classes-en.svg

半長軸為准的軌道分類。

由於存在著軌道共振海王星對古柏帶的結構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在與太陽系年齡比較的時標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在某些軌道上的天體不穩定,不是將她們送入內太陽系內,就是逐入離散盤或星際空間內。這在古柏帶內製造出一些與小行星帶內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區域。例如,在40至42天文單位的距離上,沒有天體能穩定的存在於這個區間內。無論何間,在這個區間內被觀測到的天體,都是最近才進入並且會被移出到其他的空間[8]

傳統的古柏帶[ | ]

主条目:傳統古柏帶天體

大約在 ~42至 ~48天文單位,雖然海王星的引力影響已經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天體可以幾乎不受影響的存在著,這個區域就是所謂的傳統古柏帶,並且目前觀測到的古柏帶天體有三分之二在這兒[9][10]。因為近代第一個被發現的古柏帶天體是1992 QB1,因此它被當成這類天體的原型,在古柏帶天體的分類上稱為類QB1天體 [11][12]

傳統的古柏帶向來是兩種不同族群的綜合體,第一類是"dynamically cold"的族群,比較像行星:軌道接近圓形,軌道離心率小於0.1,相對於黃道的傾角低於10度(它們的軌道平面貼近黃道面,沒有太大的傾斜)。第二類是"dynamically hot"的族群,軌道有較大的傾斜(可以達到30度)。這兩類會有這樣的名稱主要並不是因為溫度上的差異,而是以微小的氣體做比喻,當它們變熱時,會增加它們的相對速度[13]。這兩種族群不僅是軌道不同,組成也不同,冷的族群在顏色比熱的紅,暗示它們在不同的環境形成。熱的族群相信是在靠近木星的地區形成,然後被氣體巨星拋出。而另一方面,冷的族群雖然也可能是海王星在向外遷徙時清掃出來的,但無論是較近或較遠,相信是在比較靠近目前所在的位置形成的[1][14]

共振[ | ]

主条目:共振外海王星天體
File:TheKuiperBelt 75AU All.svg

類QB1天體冥族小天體和鄰近散射天體的分布。

當一個天體的軌道週期與海王星有明確的比率時(這種情況稱為平均運動共振),如他它們的相對基線是適當的,它們可能被鎖定在與海王星同步的運動,以避免受到攝動而使軌道變得不穩定。如果天體在這種正確的軌道上,在實例上,如海王星每繞太陽三週它便會繞行二週,則每當它回到原來的位置時,海王星總比它多運行了半條軌道的距離,因為這時海王星在軌道上繞行了1.5圈。這就是所謂的2:3 (3:2)的軌道共振,這種軌道特徵的半長軸大約是39.4天文單位,而已知的2:3共振天體,包括冥王星和他的衛星在內,已經超過200個[15],而這個家族的成員統統歸類為冥族小天體。許多冥族小天體,包括冥王星,都會穿越過海王星的軌道,但因為共振的緣故,永遠不會與海王星碰撞。 其有一些,像是歐侉爾伊克西翁的大小,都已經大到可以列入類冥矮行星的等級[16][17]。冥族小天體有高的軌道離心率,因此它們當初原本應該不是在現在的位置上,而是因為海王星的軌道遷徙被轉換到這兒的[18]。1:2共振(每當海王星轉一圈,它才完成半圈)的軌道半長軸相當於47.7天文單位,但數量稀稀落落的[19],這個族群有時會被稱為twotino。較小的共振族群還有3:4、3:5、4:7和2:5.[20]。海王星也有特洛伊小行星,它們位於軌道前方和後方的L4L5的重力穩定點上。海王星特洛依有時被稱為與海王星1:1共振。海王星特洛依在它們的軌道上是穩定的,但與被海王星捕獲有所不同,它們被認為是沿著軌道上形成的[18]

另外,還沒有明確的理由可以解釋在半長軸小於39天文單位的距離內缺乏共振的天體。當前被接受的假說是在海王星遷徙時被驅離了,因為這個區域在遷移中是軌道不穩定的地區,因此在這兒的任何天體不是被掃清,就是被重力拋出去[21]

古柏斷崖[ | ]

File:Semimajorhistogramofkbos.svg

圖示為古柏帶天體與太陽距離的數量關係。

1:2共振之外已知的數量非常少,看起來是個邊界,但還不能確定這是傳統古柏帶外側的邊界,還是只是一個寬闊的空隙。觀測到2:5共振的距離大約在55天文單位,被認為在傳統古柏帶之外;然而,預測上在傳統古柏帶與共振帶之間的大量天體尚未被觀測到[18]

早期的古柏帶模型認為在50天文單位之外的大天體數量應該增加二個數量級[22],因此,這突然的數目下降,被稱為"古柏斷崖",是完全未被預料到的,並且它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伯恩斯坦和屈林 (Trilling)等人發現直徑在100公里或更大的天體在50天文單位的距離上確實突然減少的證據,並不是觀測上造成的偏差。可能的解釋是在那個距離上的物質太缺乏或太分散,因此不能成長為較大的天體;或者是後續的過程摧毀了已經形成的天體[23]。日本神戶大學向井正Patryk Lykawka則主張一個大小有如地球,尚未曾被看見的行星,或許應該對這件事負責[24][25],並且可能在未來的10年內發現這個天體[1]

相關條目[ | ]

  • 外海王星天體列表
    • 類冥矮行星候選者列表

參考資料[ | ]

  1. 1.0 1.1 Audrey Delsanti and David Jewitt.The Solar System Beyond The Planets(PDF).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Hawaii.於2007年3月9日查閱.
  2. Joseph M. Hahn(2005年7月13日).Neptune’s Migration into a Stirred–Up Kuiper Belt: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Simulations to Observations.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arXiv:astro-ph/0507319 v1)
  3. Kathryn Hansen(2005年6月7日).Orbital shuffle for early solar system.Geotimes.於2007年8月26日查閱.
  4. E. W. THOMMES, M. J. DUNCAN, H. F. LEVISON(2001年).THE FORMATION OF URANUS AND NEPTUNE AMONG JUPITER AND SATURNDOI10.1086/339975.於2007年6月24日查閱. (arXiv:astro-ph/0111290v1)
  5. Nonlinear Resonances in the Solar System.於2007年6月3日查閱.
  6. Discovering the Edge of the Solar System.American Scientists.org(2003年).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7. Michael E. Brown, Margaret Pan(2004年).THE PLANE OF THE KUIPER BELTDOI10.1086/382515.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8. Jean-Marc Petit, Alessandro Morbidelli, Giovanni B. Valsecchi(1998年).Large Scattered Planetesimals and the Excitation of the Small Body Belts.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9. Jonathan Lunine(2003年).The Kuiper Belt.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10. Dave Jewitt(2004年).CLASSICAL KUIPER BELT OBJECTS (CKBOs)
  11. P Murdin(2000年).Cubewano.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12. J. L. Elliot, S. D. Kern, K. B. Clancy, A. A. S. Gulbis,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E. I. Chiang, A. B. Jordan, D. E. Trilling, and K. J. Meech(2004年).THE DEEP ECLIPTIC SURVEY: A SEARCH FOR KUIPER BELT OBJECTS AND CENTAURS. II. DYNAMICAL CLASSIFICATION, THE KUIPER BELT PLANE, AND THE CORE POPULATION.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13. Harold F. Levison, Alessandro Morbidelli(2003年).The formation of the Kuiper belt by the outward transport of bodies during Neptune’s migration.於2007年6月25日查閱.
  14. Alessandro Morbidelli(2006年).ORIGIN AND DYNAMICAL EVOLUTION OF COMETS AND THEIR RESERVOIRS.Observatoire de la Cˆpte d’Azur, Nice, France.於2007年8月30日查閱.
  15.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Minor Planet Center.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16. Ixion.eightplanets.net.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17. John Stansberry, Will Grundy, Mike Brown, Dale Cruikshank, John Spencer, David Trilling, Jean-Luc Margot(2007年).Physical Properties of Kuiper Belt and Centaur Objects: Constraints from Spitzer Space Telescope.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18. 18.0 18.1 18.2 E. I. Chiang, A. B. Jordan, R. L. Millis, M. W. Buie, L. H. Wasserman, J. L. Elliot, S. D. Kern, D. E. Trilling, K. J. Meech, and R. M. Wagner(2003年).RESONANCE OCCUPATION IN THE KUIPER BELT: CASE EXAMPLES OF THE 5 : 2 AND TROJAN RESONANCES.於2007年8月17日查閱.
  19. Wm. Robert Johnston(2007年).Trans-Neptunian Objects.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20. Davies p. 104
  21. Davies p. 107
  22. E. I. Chiang and M. E. Brown(1999年).KECK PENCIL-BEAM SURVEY FOR FAINT KUIPER BELT OBJECTS.於2007年7月1日查閱.
  23. G.M. Bernstein, D.E. Trilling, R.L. Allen, M.E. Brown, M. Holman and R. Malhotra(2004年).“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rans-Neptunian Bodie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4. Michael Brooks(2007年).13 Things that do not make sense.NewScientistSpace.com.於2007年6月23日查閱.
  25. Govert Schilling(2008年).The mystery of Planet X.New Scientist.於2008年2月8日查閱.

外部鏈結[ | ]


ang:Kuiperes gyrtel ar:حزام كويبر be-x-old:Пояс Койпэра bg:Пояс на Кайпер br:Gouriziad Kuiper bs:Kuiperov pojas ca:Cinturó de Kuiper cs:Kuiperův pás cy:Gwregys Kuiper da:Kuiperbæltet el:Ζώνη του Κάιπερ eo:Kujper-zono et:Kuiperi vöö eu:Kuiper-en eraztun fa:کمربند کوئی‌پر fi:Kuiperin vyöhyke ga:Crios Kuiper gl:Cinto de Kuiper gv:Cryss Kuiper he:חגורת קויפר hr:Kuiperov pojas hu:Kuiper-öv id:Sabuk Kuiper is:Kuiperbelti it:Fascia di Kuiper jv:Sabuk kuiper ka:კოიპერის სარტყელი kn:ಕೈಪರ್ ಪಟ್ಟಿ ksh:Kuiperjöödel la:Zona Kuiperi lt:Koiperio juosta lv:Koipera josla ms:Lingkaran Kuiper mt:Faxxa ta' Kuiper nl:Kuipergordel nn:Kuiperbeltet no:Kuiper-legemer oc:Cencha de Kuiper pl:Pas Kuipera pms:Fassa ëd Kuiper pt:Cintura de Kuiper ro:Centura Kuiper scn:Cintura di Kuiper simple:Kuiper belt sk:Kuiperov pás sl:Kuiperjev pas sr:Кујперов појас sv:Kuiperbältet te:క్యూపర్ బెల్ట్ th:แถบไคเปอร์ tr:Kuiper kuşağı uk:Пояс Койпера vi:Vành đai Kuiper zh-min-nan:Kuiper-toà

Advertisement